招商·财经第一服务链
- 全站
- |
- 企业
- |
- 产品
发布时间:2013-03-20 09:48:07 来源:中国茶业网整理 作者:佚名
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也决定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避免走多少弯路,能够提前抓住多少机遇。
这个“眼光”,不仅是向前看的“眼光”,也是左右看的“眼光”,更是向后看的“眼光”,因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如今,中国茶叶行业的利好声音越来越多,需要看清和远离的陷阱也是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乳房陷阱”就是一个。什么是“乳房陷阱”?“乳房陷阱”与中国茶叶行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提防并远离“乳房陷阱”?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两个行业。
其一是乳业。一提到乳业,我们想到了三聚氰胺,也想到了不久前的奶粉“限购令”,其背后主要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品质量的不信任。这个问题不是消费者造成的,主要源于乳品企业的短视行为,利欲熏心,急于扩张,结果规模做大了,利润提高了,问题接踵而来,老百姓的信任度渐渐降低了,乳业发展的基础渐渐松动了。
其二是房地产业。一提到房地产业,我们想到了蜗居、豪宅、暴利、调控,疯狂的价格,疯狂的炒房,疯狂的追逐,疯狂的利润,暴利似乎就是房地产的同义词。房价为什么高?房价未来怎么走?什么时候买房?能不能买得起房?疯狂的“房市”,是人们的切身利益所在,也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回顾了乳业和房地产业,也就自然懂得了“乳房陷阱”,即类似乳业、房地产业的陷阱,包括质量陷阱、价格陷阱两大核心元素。不静下心来,认真解决质量和价格两大问题,笔者认为中国茶叶行业的前景一定令人担忧,“茶杯”变“杯具”的困境一定会出现。
先来看质量陷阱。茶叶行业的“三聚氰胺”已经屡次出现。例如,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12年4月11日,绿色和平组织发表调查报告称,经对北京、成都等地茶叶抽样检验发现,9个品牌的茶叶被检出农残超标。11种茶叶被检含有规定不得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灭多威。
在此之前的2010年10月初,《北京晚报》报道说,北京市工商局通报了7种含有违禁农药的茶叶停售,茶叶品种涉及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茉莉花茶。停售原因主要是茶叶含有违禁农药残留“三氯杀螨醇”。此类农药不易降解,容易残留蓄积,饮用“三氯杀螨醇”超标的茶叶,会影响身体健康。
2013年3月17日,据新华社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显然,茶叶质量是“天大的事”,不管是出于“天地良心”,“行业信誉”,还是“茶叶复习”,抑或是出于“利益最大化”,中国茶叶行业早已到了需要反省的重要时刻。这不是一天的问题,不是一年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品牌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整个中国茶业长期共同面对、长期逐步解决的迫切问题。
再来看价格问题。茶叶行业的“浮夸风”已经屡次出现,也渐渐涌现出房地产业的特征,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虚高”,尤其是主打礼品市场的茶叶,仿佛要把高价当作唯一的出牌规则,“天价茶”年年有,价格不高似乎已经“不好意思”卖了!
此外,一些要打造品牌的茶叶企业和地方政府,更是对高价茶、天价茶乐此不疲,仿佛不搞“天价茶”,就无计可施了。笔者认为,单纯搞“天价茶”炒作,是营销无能的表现。
必须强调,这里的“高”,主要指的是“虚高”,即:偏离价值规律的“高”,而不是符合价值规律的“高”。茶叶价格可以高,但必须符合价值规律,让价值决定价格,同时也要考虑到茶叶产品的民生特征。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茶业网,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亚太茶业网”。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中国茶业网证实,仅供参考。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400-66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