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财经第一服务链

天福茶业将打造“茶业星巴克”

发布时间:2013-03-31 14:58:04 来源:中国茶网 作者:佚名

简介:在我国茶产业,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是不争的事实。说到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品种,可谓声名远播;但提起名茶品牌,却难以让人脱口而出。而英国不产茶,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如何让中国名茶创出名牌,走向世界,这是几代中国茶界思索的难题,也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为此奋斗着。

  中国三农网讯  提起茶叶,大家耳熟能详,但说起用20年时间把茶叶做到了1300多家连锁店、年营业收入近20亿元,大家一定很吃惊。是的,台资企业天福茗茶就创造了这样一个传奇。在我国茶产业,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是不争的事实。说到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品种,可谓声名远播;但提起名茶品牌,却难以让人脱口而出。而英国不产茶,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如何让中国名茶创出名牌,走向世界,这是几代中国茶界思索的难题,也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为此奋斗着。

  近日,天福茗茶日本店在大阪试营业,这是天福集团积极布局世界茶叶市场的又一举措。在一些人看来,天福集团在发展茶产业和传播茶文化的做法,和星巴克有很多类似之处。就像星巴克跟随美国人的脚步进入世界各地一样,天福的茶店也跟随华人的行踪进入了国际市常

  1993年,年近六旬的台商李瑞河回到祖籍地漳浦县二度创业,并把“发扬茶文化优势,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定为心中的蓝图。据了解,天福集团创办之初,就以“根植福建,香传全国,茗扬世界”为企业的座右铭。集团成立后,始终坚持“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茶农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同时,以产品为中心,采用新观念、新包装、新品质、新经营方式,开发精致的茶叶和茶食品、茶蜜饯系列产品2000多种,使茶叶及茶制品身价倍增,企业生机勃发。同时还开发陶瓷茶具,弘扬中国茶文化。2006年,“天福”品牌荣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大陆茶业企业的第一家。“天福”茶品先后三次被亚太经合会议选为大会用茶或礼品,名扬世界。李瑞河先生因此被海内外媒体赞誉为“两岸茶王”、“世界茶王”,获得联合国“和平使者”的称号。2011年,天福茗茶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茶企。

  天福茗茶在短短几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奥秘何在?从无到有,将触角伸到制茶、食品加工、连锁茶艺馆、餐饮、旅游、教育等领域,天福茗茶取势布局,盘活了整个茶叶市场棋局,其经营思想值得借鉴。

  天福没有用现代营销惯用的铺天盖地的广告来追求轰动效应,而是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靠口碑来塑造品牌形象。企业尤其强调对于卫生的要求。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被要求进行厕所清洁培训。在天福的茶食品生产车间,都是用透明的玻璃当作墙壁,还有一条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茶食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道,给客人以“眼见为净”的放心。

  星巴克人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同样,在天福看来,真正把茶当作一个产业来做,还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上全方位拓展、做大。中国茶,更意味着文化传承。

  为进一步传播茶文化,2002年初,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在漳浦县天福茶庄落成,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天福集团还在茶文化传播等有关的旅游系统上下功夫。比如,厦汕高速公路漳浦天福服务区占地2000亩,包含有服务区、石雕园、观光茶园三大部分。又如,四川夹江天福茶园是天福集团投资于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基地,它位于成都往乐山、峨眉山的成乐高速公路。

  近年来中国茶业发展迅速,茶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得到不断提升。但是,茶业教育滞后,茶行业人才短缺,已严重制约中国茶业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2007年由天福集团投资2亿多元创办的全球笫一所茶业高校正式开学。当年,天福茶学院开始向福建招生;如今,扩大到向大陆招生,并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台湾学生,成为大陆获此资质的民办高校第一家。李瑞河表示,为使中国茶业走向世界,茶学院开设了7门外语,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学生毕业后,将分赴五大洲,倡导茗风,传播华夏文明。截止2010年底,天福茗茶已创下品牌茶终端销售第一、品牌乌龙茶终端销售第一、品牌茶具终端销售第一、品牌茶食品终端销售第一的佳绩。

  “茶,将成为中国的形象大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把美好的生活播撒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通过在海内外的经营布局,李瑞河直言,天福茶学院是茶业“黄埔”,而未来天福茶业则将打造为中国的“茶业星巴克”。

【责任编辑:朱弈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文章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茶业网,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亚太茶业网”。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中国茶业网证实,仅供参考。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400-66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