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财经第一服务链
- 全站
- |
- 企业
- |
- 产品
发布时间:2013-05-19 11:52:23 来源:农村信息报 作者:佚名
然而近年来,浙江茶叶的先发优势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大宗茶利用途径少,价格低,许多地方只采摘春茶一季,弃采夏秋茶,茶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许多中西部省份都以开辟新茶园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全国茶园面积迅速扩大,茶叶产能过剩已初见端倪,如果继续沿袭传统茶产业的发展路子,茶叶产销失衡将不可避免,据陈宗懋院士预测,如果现有茶园正常投产,到2015年,全国将有20万—30万吨的茶叶过剩。
产能过剩、市场供需关系偏离、名优茶市场发展空间局限等一系列因素,都迫使浙江茶企走向深加工这一途径。
据了解,浙江省的茶叶深加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中期率先从茶叶中提取出以茶多酚为主体的天然抗氧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食品行业,有效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20世纪90年代,茶叶深加工开始起步。
目前浙江省茶叶深加工企业总数仅30余家,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加工速溶茶、茶饮料和固体奶茶;二是萃取茶多酚原料和加工茶多酚保健品;三是开发各种袋泡茶。另外,还有几家企业开展抹茶、低咖啡因茶和茶籽油榨取等深加工。
在这三类深加工品中,产销量最大的是速溶茶和茶饮料,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易晓食品(衢州)有限公司、杭州茗宝食品有限公司、浙江东方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浙江塔塔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以生产速溶茶为主。全省速溶茶企业生产能力达1万多吨左右,可消化干茶5万吨。目前实际年产量约5000吨,占全国速溶茶产量的一半左右;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型茶饮料,年产量约150万吨,占全国茶饮料总量的15%左右;临安九诚茶业有限公司和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袋泡茶,年产约3000多吨,大多销往日本市场。
尽管浙江省茶叶深加工已初具规模,如速溶茶、茶多酚的生产在国内占50%左右。然而,这部分产品大多被作为原料使用,加上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造成产品雷同、增值幅度不大的局面。
而在增值空间更大、市场前景更好更广阔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茶类增值产品方面,除茶饮料外还未见其他知名产品。虽然浙江省提出的茶成分与中草药,及其他天然产物复配开发健康食品的技术体系已经开始应用,但新产品产业化滞后,种类单薄,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已有的茶类降血脂、抗氧化等多项增值空间更大的国食健字和专利技术的健康食品还未实现产业化。
可以说,茶叶精深加工终端产品产业化滞后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浙江省茶叶深加工的快速推进和茶产业升级发展步伐。
不过,目前这一困境正在逐步改变。“浙江正在组织实施‘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将用于茶产业技术提升,其中就包括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参与该项目研究的朱跃进说,“这一重大转化工程将茶资源的生态高值利用作为研究重点,将对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现代茶业以“全价利用、跨界开发”为理念,变喝茶为吃茶、用茶、赏茶。朱跃进说,未来5到10年内,浙江的茶叶深加工产业会往食品方向发展,利用茶叶及其内含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加工成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天然的食品风味改良剂和食品功能助剂。
据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茶叶专家罗列万介绍,根据浙江省确定的茶产业升级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将有60家茶叶深加工和茶资源食品加工应用示范企业,建立茶叶深加工示范基地7—10个,辐射茶园面积50万亩以上,开发深加工新产品10个,效益增值10倍以上。其中,要建立3—5条降血脂和抗氧化系列功能食品生产线;建立年产量400吨的茶在酱卤食品中的应用产业化示范线1—2条;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产业化示范线5—8条,开发茶食品新产品7—11个,年产量400吨。通过该转化工程的实施,将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促农增收5亿元,从而继续保持浙江省茶产业的全国领先水平。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茶业网,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亚太茶业网”。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中国茶业网证实,仅供参考。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400-66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