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财经第一服务链
- 全站
- |
- 企业
- |
- 产品
—— 采访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董建平
发布时间:2016-09-09 11:44:11 来源:亚太茶业网原创 作者: 钟晓丹
中国茶业全媒体 “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说的正是宜兴紫砂壶的珍贵。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宜兴的紫砂开始制成壶,500年间,不断有名壶、精品壶问世。其实,在很多消费者心里,都希望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好壶,紫砂壶的“水”如此深,怎样选壶和养壶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董建平的见解。
其实,认识董老师已是一年前,平常都是电话、信息联系,第一次见面是7月18日在第七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上,闻声不如见面,董老师比我想象中要魁梧,一如既往的爽朗风趣,称呼我为“丫头”。
图: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董建平正在接受【中国茶业】全媒体晓丹采访
高风亮节 竹的海洋
从壶结识,自然而然,从壶说起。据悉,其《高风亮节》壶,获得2015年最具增值潜力的紫砂壶评选第一名。对此,董老师说,宜兴素有“竹的海洋、陶的古都、茶的绿洲、洞的世界”之称。这就是采用了其一:竹的海洋。用竹的形状组成一把壶,一节一节的竹节,栩栩如生,展现“高风亮节”。壶上用隶书刻了唐太宗的百字箴言,综合形与文化底蕴。这不仅是一把壶,也是一件工艺品。这是对壶,大的壶,给人感觉比较有气势、霸道,小的壶,展现小巧玲珑,是实用、艺术、文化相结合。
图:《高风亮节》壶
勿忘师训 人正壶方正
在很久之前,董老师曾对我提及“壶品重要,人品更重要”,对此我一直心存好奇,如今终可一探究竟。董老师一听,乐了,笑着告诉我,“丫头,我们从事搞艺术的,无论是书法、画画等,都要讲人品,我的老师曾言:做好一把壶,先要做好人。人做好了,壶方好,人正,壶方正!
以壶会友,以真诚、真爱、真心来对待八方朋友,人品很重要。当朋友收藏壶后,他看到这把壶,就会想到制壶者,制壶者的人品若好,壶就越看越喜欢。相反,即使这把壶做得很到位、很漂亮,但收藏者想到制壶者的人品“不到位”时,他就会有抵触的心理,所以我强调,壶品如人品,人正,壶方正。
初级壶友 以细节识壶
对于怎样鉴别一把壶的真假好坏?董老师教了我们几招:
第一、看壶的颜色,不能太艳。
第二、一把新壶,不能太光、太亮,不能像上了油那样有高光点。
第三、用壶盖轻轻敲击壶身的声音,不能太清脆,不能像敲击玻璃陶瓷般的声音。
第四、看落款,是不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员等,在宜兴紫砂陶官网、在宜兴陶瓷协会名人录都可以查名字和编号。
一把好壶的基本标准:
1.嘴、钮、把“三点一线”。
2.壶身要做得很光很润。
3.壶盖做得严丝合缝,转的过程中很通转,放在桌上很平整。
4.出水很流畅,不挂水。
5.看壶的内外,细的角落和关节,做得干净利落,在这些基础上来收藏壶。
老壶友玩壶 实践方有感
“资深老壶友在用壶的过程中,会找到感觉,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每一天,点点滴滴的付出,她则会给我们点点滴滴的回报。
别看她只是一把小小的壶,其实她和我们人类有很多关联,当你工作了一天很劳累时,回家找一把心爱的壶,喝她、养她,她保持茶的原汁原味,带给我们大自然的芳香,让人‘静心’。
其次,她也是在不断变化,你天天呵护她,半年下来就截然不同,上面就会出现一层包浆,紫砂壶是越玩越润,越光滑,这是很多老壶友在养壶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找到这种感觉,这就叫玩壶。”
视如孩子 用心呵护
在与董老师交流中,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神,聚精会神的讲述,让我不禁笑着问:“老师,您一直说‘呵护’,我怎么感觉您像是在说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养得好,才长得好!”
“对!作为我们从事紫砂行业的紫砂老师来说,其实,每一件作品就相当于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没有像对孩子一样的用心对待,可能出来的作品也不咋样,可能也不会博得很多粉丝,紫砂壶是需要被呵护的。”
此外,董老师强调一壶泡一茶,比如这把壶喝了红茶,紫砂壶的吸附性强,泡了红茶就有红茶的味,如果再泡绿茶,则会串味。
从事紫砂壶之路,已有二十多载,风风雨雨、背后的辛酸与故事孰人能知,董老师表示,只希望对得起所有收藏、信赖、厚爱他作品的人们,将在以后的艺术生涯当中,再接再厉,不断创作出更好、更美、更有艺术感和收藏价值的作品。不断完善自己,争取登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巅峰。
图:董建平《高风亮节》壶,获得2015年最具增值潜力的紫砂壶评选第一名
结语:未见面前,董建平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个“直肠子”,第一通电话是因为有点误会,他噼里啪啦很生气地说了一通,我听完进行解释后问:“老师,气消了没?”他说:“消了。”这是“爆竹”性格吗?来得快,去的快。耿直、爽朗、痛快。随着进一步深入了解,以及正式采访,他对自己事业的热情、执着、呵护,言语神态间自然流露。我向来敬重敬业者。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在此,与所有敬业奋斗者共勉。
(文稿&采访 钟晓丹,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亚太茶业网,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亚太茶业网”。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亚太茶业网证实,仅供参考。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400-66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