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财经第一服务链
- 全站
- |
- 企业
- |
- 产品
发布时间:2022-08-28 20:32:53 来源:合和昌 作者:合和昌
回溯普洱茶历史,一直存在两条脉络:散茶与团茶。先有散茶而后出现团茶,两者在不同时期都曾有过较高评价。
散茶
明代,云南的散茶工艺已经基本完善,当时大理感通茶、凤庆太华茶与普洱茶属三大名茶,但还停留在“草味”阶段,仍有“滇苦无茗”的偏见存在,但同时也难以掩盖其“藏之年久 ,味愈胜也”的独特之处。
团茶
明代万历年间《滇略》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代表着紧团茶的雏形已经出现。
到了清代,普洱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蒸而成团的紧压茶也逐步兴旺发达起来,直至民国时期,圆形饼茶的形态基本固定,此时茶分散茶、团茶,团茶又分方茶、圆茶、沱茶、砖茶等。
团茶的三种常见形态:圆形饼茶、沱茶和砖茶
今天,纵观普洱茶历史,团茶的形态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朝贡皇帝
品质最好的团茶形态相同,规格各异,专为上贡朝廷,民间贩售的茶与贡茶在规格上作出区分。此时团茶作为一种工艺已经广为发展,而普洱茶作为紧压茶中“京师尤重之”的贡茶,获得了卓著的历史声誉。
清朝时期,普洱贡茶是上贡朝廷的珍品
茶马交易
茶马交易中,为了方便运输与征税,各种形态和规格的团茶在茶市流通,尤以普洱之属名遍天下。
清朝时繁荣的茶叶贸易
加工技术
单从茶叶的角度,似乎比较难理解团茶的阶段变化,但从技术加工上看,唐以后中国茶的制作便开始舍弃传统制药加工,转为饮食加工,而“馒头”从饼属中分离出来也大概是唐宋时期,这或许也是一个可供参照的历史角度。
后期转化
除了工艺的历史传承原因外,从后期转化的角度,紧压普洱茶不仅比散茶更容易保留香气和茶质,还可以调整松紧程度以适当把握其后期转化的时间和空间,利于存储和收藏。
高温蒸制的紧压茶前期转化比散茶稍快,后期则减缓
到了现代,紧压茶的发展显得更为丰富,便携、美观、场景化等多种要求促进了各式各样的形态产生,其中,以“巧克力状”最为实用和突出。
免于撬茶,更加便捷
最直观的优势是免去了撬茶和称重步骤,一掰即泡,这使得茶品更适用于送礼、商务等多种场景,既节省的冲泡的步骤和时间,也易于大众接受。
合和昌【红砖】,一格一泡的闷泡方式深受消费者喜爱
整体保存,不失风味
相比其他便捷的单个茶形态,巧克力状的茶品保存也与饼茶无异,茶饼间还留有缝隙,实际上增加了透气空间,优点颇多。
2022【吉合】采用更为大气的规格
简单实用,易于接受
方形规格在外观和规格上都能让大众接受,每一小块的重量也都可以自由调整,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需求。
设计轻薄易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普洱茶在外观形态上的发展还将继续,对于茶行业自身来说,跟随时代发展,满足甚至是引导消费者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发扬普洱茶,让更多人喝好茶,简单喝。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亚太茶业网,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亚太茶业网”。
2、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亚太茶业网证实,仅供参考。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400-66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