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出品:中国茶业网专栏主编:徐琳策划:莫锦玲、曹磊美编:简婷制作:马胜

(排名不分先后)

  • 贺湘平株洲茶叶协会会长
  • 湖南省茶业协会常务理事

  • 株洲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 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 刘益成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

  • 蒋文中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 首届中国国际陆羽奖十大杰出贡献茶人

  • 林治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 张卫华江西茶叶协会副会长
  • 江西茶业联合会常务理事

  • 江西茶人会会长

  • 张征广西柳州茶业协会会长
  • 章轩尘全球十大普洱茶人
  • 卢树勋广东东莞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王振霞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
  • 陈佳红湖南岳阳市茶叶协会副会长
  • 李玉林广西南宁市茶叶商会秘书长
  • 汪秫光江西茶叶协会副会长
  •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 胡国铤赣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 李更新江西茶叶协会秘书长
  • 沈前贵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 邹军四川盛世茶业有限公总经理
  • 胡向东江西省茶业联合会会长
  • 裘金印江西婺源县茶业局局长
  • 姚江峰上善品茗读书会会长
  • 雷波四川省黑茶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 虞杰上海天鑫函珠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 河红茗香品茶馆馆主

  • 陈奇志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秘书长
  • 赖立广西横县茶业商会会长
  • 欧阳道坤茶企领袖俱乐部创始人
  • 五云茶业集团副总

  • 江用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 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

刘仲华教授简介

著名茶叶专家——刘仲华教授

更多

安化黑茶——人类健康的魅力之茶

安化被誉为黑茶之乡,黑茶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盛唐时期,"渠江薄片"即为宫庭贡品,明清时期的资江两岸早有"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壮观景象。

安化诞生了中国第一支千两茶,第一片机制茯砖茶,第一片花砖茶。2008年,"安化千两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古老而年轻的一类。湖南黑茶、云南黑茶、川贵黑茶、湖北黑茶组成了中国黑茶大家族。西北边区少数民族,"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世世代代,黑茶强壮了多个民族。上千年的历史证明,黑茶是边区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是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茶。

安化黑茶为何有保健功效?

黑茶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希望。2000年以来,湖南农业大学先后与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日本静冈大学、大阪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芝加哥大学药学院...

中国茶业网编委:蒋文中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文中

更多

普洱茶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蒋文中:首届中国国际陆羽奖十大杰出贡献茶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云南财经大学聘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专家组成员;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理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职业技术培训茶艺师、评茶员、高级考评员;《中国茶业》杂志、中国茶业网编委。

当今世界,经济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悠久灿烂的云南民族茶文化是推动云南茶叶经济发度的宝贵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打造普洱茶品牌文化,是普洱茶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在普洱茶文化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和专家在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讨,进一步丰富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但遗憾的是这些尚缺少从理论构架和文化的核心层去系统、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普洱茶文化,以致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始终徘徊于表浅层面,而不能深入,致使普洱茶产业迄今仍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包括在生产、包装销售、品饮哲学及茶艺茶道方面始终未能建立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这对普洱茶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中国茶行业市场分析

人物简介:刘益成号茗悟,祖籍广东汕头,从小爱茶,潜心钻研中华茶文化。现任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昆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全国茶业行业战略联盟主席、中国国学院大学茶艺茶道专业客座教授、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高级茶艺技师、《中国茶业》杂志编委。

  • 从传统走向现代

    中国茶业要加大名茶转化为名牌的工作力度,关键是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尽快形成中国茶业的名茶、名乡、名牌完整的品牌系列。去年,浙江省农业厅在北京宣武区的马连道茶城向首都消费者推介浙江名优绿茶。在这次集体推介中,西湖龙井、安吉白茶、松阳银猴等浙江省十大名茶全都在内,羊岩勾青、长兴紫笋茶等浙江众多名优绿茶也都一起前往。为了顺利落实此事,3月中旬,浙江省农业厅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市宣武区区长到杭州,商谈浙江茶叶进京事宜。自去年以来,云南普洱茶、福建乌龙茶先后千里进京献茶,均引起了较大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茶业正面临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从"单一"走向"多元"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等大中城市的调查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茶文化热、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名优茶兴起等多重因素下,茶叶的传统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

    以西南地区为例,在以昆明为中心的西南茶市,一提起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普洱茶茶。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普洱茶的消费一直占据着西南茶叶消费份额的90%以上。而现在,这个比重已下降到不足80%,绿茶、乌龙茶、花茶等迅速成为西南地区的消费新宠,增长势头迅猛。尤其是绿茶,近几年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10%,当然还不包括一些以茶叶为原料的食品,如茶饮品、茶点心等等。

  • 从"名茶"走向"名牌"

    我国有众多名茶,但名茶并不等于名牌,茶业强势品牌的缺失已成为我国茶行业发展的障碍。关键是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尽快形成中国茶业的名茶、名乡、名牌完整的品牌系列。

    据悉,在浙江省内较有影响的龙井茶确实为数不少,比如狮峰龙井、大佛龙井、龙冠龙井、卢正浩龙井等等,而其他各类牌号的龙井也有数十种之多。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各家在营销上都颇下功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下属的杭州龙冠实业公司是"龙冠"西湖龙井的拥有方,公司总经理姜爱芹副研究员坦言:为了让消费者明白、放心地消费,"龙冠"的做法是在继续强化"龙冠"这一大品牌的基础上,同时推出注明原产地的系列品牌产品,如龙冠西湖龙井、龙冠钱塘龙井等,以满足消费者...

  • 从"小国"走向"大国"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但现在还不是"饮茶大国",还有很多国人不经常饮茶。尽管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增加了近3倍,但现在,我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仅为0.4千克,还不到世界人均0.5千克的消费水平。这也说明,我国的茶叶消费市场蕴涵着无限商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茶产业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产业的原因之一我国目前有净饮茶人口2.6亿,他们的年人均消费量为1.54千克,如果每人每天沏茶增至3杯,那么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3.28千克。国内饮茶人口每增加1%,消费量即可增加4万吨;如果饮茶人口达到50%的话,茶叶消费量将达到200万吨。抛开国际市场不算,光国内的茶叶消费也将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 从"饮料"走向"文化"

    近些年,包括旭日升、娃哈哈、康师傅、统一、三得利等在内的知名品牌纷纷涉足茶饮料市场,可口可乐、雀巢等一批外资饮料巨头也先后进入茶饮行业。据悉,茶饮料市场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简捷、方便的特点吸引了一批消费者,同时也为我国中、低档茶叶找到了一条出路。不过,专家指出,茶饮料业还需要不断加以创新,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

    如今的茶叶早已走出了单纯农作物的范畴,已经形成一个横贯一、二、三产业的庞大产业链。茶叶景区旅游、茶文化交流以及各种以茶为主题的博览会、文化节等,都将成为未来茶业发展的新亮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胜利召开,必将使中国茶文化和茶礼仪得到广泛传播。

诗词书画
  • 读月

    品茗日久香透骨,
    读月到老人如诗。
    开口便劝"吃茶去"!
    不怕世人笑我痴。

  • 待月

    夜来问花花不语,
    芳姿若拒还若迎。
    待到月出风弄影,
    枝枝朵朵皆有情。

  • 踏月

    闲庭信步踏月影,
    小楼煮泉试新茗。
    人生旅途无穷乐,
    且品且歌且徐行。

  • 抱月

    碧空新月如虚舟,
    不载人间半点愁。
    梦里寻春做狂客,
    抱月品茗上西楼。

  • 吻月

    天香阁里醉茶香,
    洞箫一曲音绕梁。
    把盏亲吻汉唐月,
    醉卧长安笑帝王。

  • 餐月

    与君共品六如茶,
    细嚼清风味尤佳。
    饱餐明月心透亮,
    快意人生乐无涯。

高端访谈